谁是生活家?什么是生活家的家?中国人应该怎样优质地居住,理想地生活?生活方式研究院携手星河湾试图给出答案。
4月30日下午,上海浦东星河湾酒店,《新周刊》“ 生活家的家”首发式暨生活方式论坛盛大举行,由著名主持人蒋昌健先生担当现场主持,著名学者、生活方式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于丹、著名学者及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、美食家及《舌尖上的中国》总顾问沈宏非、著名情感顾问、《非诚勿扰》的嘉宾主持黄菡、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、著名古民居收藏家姜伟、新周刊杂志社社长孙冕、《新周刊》杂志执行总编封新城、星河湾集团副总裁张学凤共聚星河湾酒店出席此次盛会。
“生活家”这一概念的创始人,《新周刊》执行总编、生活方式研究院联席主席封新城向大家解释了“生活家”这一概念的由来。2005年《新周刊》第一次提出了“生活家”的概念,该概念一经推出,就在地产、家居、生活方式界产生广泛影响。《新周刊》有AB 两面,A面是大家熟知的新锐,B面就是对生活方式演变的关注,也就是今天大家看到的成立于2011年的生活方式研究院。
到底谁是生活家?每位嘉宾都给出了各自不同的理解,封新城认为近30年由于商业和物欲的挤压,中国人无法慢下来去体会生活,体会“家”给我们真正带来的感觉。“生活不是生存、生计、生意、生气,生活家就是能够放松、放空、放慢、放心与放下的人,最好的生活和最好的家,是属于生活家的。”
星河湾集团副总裁张学凤女士则为我们阐述了星河湾的新战略“第一居所”:“星河湾定位于所有房子当中家的首选。永远是你自住的第一选择。”而星河湾则以自己对品质的恪守与用心舍得的态度奠定了自己“优质生活方式引领者”的价值观。
著名学者、生活方式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于丹开宗明义,为“生活家”这一群体提出了精准定义:“生活家是活出质量而不一定要很多数量的人,是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作为的人,是人心恒常面对无常岁月的人,是能够让自己穿越不同境遇,一片真自我,在这种安祥静好中优雅老去的人。”
在于丹老师看来,真正爱生活的人必定是心存朴素的人,生活家应该是会做减法的人,做加法的岁月是年轻的资本,提高品质一定要用减法。一个人在不同地方遇见不同的气息、方言、礼俗等等,都能用心看出它的好来, “此心安处是吾乡” ,生活家的家应该无所不在。
著名学者及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,也是《锵锵三人行》的资深嘉宾许子东,以《两岸三地楼盘名中的价值观差异》为命题,分享他曾对此做深入研究的成果,经他研究发现后,楼盘起名字的宗旨有两个,一个是炫耀,一个是弥补内心,“我没有什么,那我做梦就梦什么,这很像文学里面两种出题目的方法,一种是点题,一种是反讽。归根到底我们楼盘的名字也是建造一种梦境。” 他说:“楼盘名像一个符号,代表了公众的一种集体想象。把在香港、上海、北京与台北出现过的楼房名字做一下对比,也许就能勾勒出不同地方的人所追求的不同‘住房梦’。”
美食家及《舌尖上的中国》总顾问沈宏非、著名情感顾问、《非诚勿扰》的嘉宾主持黄菡与《新周刊》杂志执行总编封新城,以“生活家的生活观”为主题,进行了第一组的讨论环节。封新城讲道:“生活最首要的一点是:你有什么样的生活观?近30年,中国人逐渐失去了生活本身,甚至可以说被剥夺了生活。我是从80年代走过来的人,我的这种被剥夺感越来越强,觉得自己越来越没有生活。对于‘什么是生活家’这个命题,我觉得这是一次呼吁,让大家想想生活是什么。”沈宏非则认为:“生活家”,代表了我们在生活上的缺失,只有缺什么我们才要什么,然后缺到一定地步就到家了。”黄菡则从家庭生活的角度分享了她对生活的理解:“我认为愿意在家里好好生活的人,就是生活家。家有一段特别重要的情感关系在里头,最重要的不是那个地方,是那段关系。”
参与第二组讨论的嘉宾有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、著名古民居收藏家姜伟、《新周刊》杂志社社长孙冕以及星河湾集团副总裁张学凤,他们以“生活家的人居观”为主题分享了他们对“家”的看法。从建筑的角度来说,姜伟提及了建立家的必要因素:“我们一说到老房子和古建筑,其中都蕴含了两个字——风水。风就是气,作为一个房子潮气太重的话人会得很多病。水是生活的必需品,我们住一个房子必须离水近。”谢有顺则从空间的规划谈及家的构成要素:“正如林语堂所说:‘人的生活应该被安放在一个适当的尺寸。’所以中国古人画山水画往往把人画的很小,这是一个原因,他觉得人应该在大自然里面,应该在一个适当的尺寸里面。你问我生活家的家应该怎么样,我觉得人和世界、人和人、人和家应当要有一个适当的尺寸、适当的距离,那就是生活家的家。我觉得星河湾考虑到这些。举个例子,比如说楼距比较合适,包括石头,水与树林,窗户与园林的关系,我觉得考虑了人居的基本要求。”星河湾集团副总裁张学凤则以星河湾为案例,分享房地产在构思“居住梦”时应有的立足点:“我认为居住环境必须满足每一位家庭成员的需求,比如孩子需要学校,父母需要最好的环境与交通,还需要与朋友交往。所以家的选址很重要,生活环境也很重要,一切都必须能让人回归家庭生活才是好的家居环境。”老爷子孙冕则以亲身故事,勾勒了“家”应有的感觉:“我离家38年,跟母亲一直分居。后来,我们几兄弟凑钱给她买了一个二手房。妈妈住在七楼,我们住五楼,从她家可以看到我们的阳台。但后来,妈妈说树长得太高了,看不到我们的阳台。到了前段时间,树因为长虫,所以我们把它据掉了,后来妈妈便说:‘我看到你房间的灯亮了。’所以对我来说,在一个斑驳的晚上,只要有发光的地方,就是生活家的家。”
最后,首发式迎来了高潮环节——由孙冕、封新城、张学凤共同启动了首发式的水晶球,随着新周刊《生活家的家》封面的揭开,这场别开生面的首发式与生活方式论坛也落下了帷幕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