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第一次听到婺源的名字,我就对她充满了好奇与向往,也许是因为她有一个独特的名字--婺源。婺水之源,青山碧水,散落并保存着众多的古村落,应该是一个宁静祥和的地方吧~
乘着清明时节我终于摆脱城市的喧嚣从杭州直接驶上杭徽高速,那天雨后初齐,驶到婺源地界已经能看到远山如黛,云雾缭绕,远远的村落炊烟袅袅,人声隐隐,真是一副田园牧归图啊,高速上已经有人挡不住这些美景的诱惑,纷纷停在隔离带区架起了“长枪大炮”。
我在夜幕降临时到达了计划中的第一站,理坑的理源山庄,老板余春华年轻能干,除了在理坑有旅店、酒吧,还在屯溪建有茶店,老板娘热情好客,和婆婆一起经营旅店,妹妹则在村头经营酒吧,家里最有威望的是老父亲,他是村干部之一,为人正直,坚决反对理坑门票一涨再涨。这里住宿干净卫生,更可以自己去他们家的菜地拔自己想要吃的蔬菜。
第二天起了个大早,打算在理坑好好游玩一番,这时才发现小桥流水人家,在这里已不再只是诗句,而是现实的景观。整个村落最精致的就算是那条山溪和沿河的黛瓦灰墙、马头墙重重的建筑群了。曾看过很多关于婺源的旅游介绍,谈到某个村落有千年古樟,某个地方有廊桥,值得一游。实际这只是婺源众多村落的一个代表。在婺源,这种美景比比皆是,只要你能随时随地地停下来,就能静静欣赏这种美景。粉墙黛瓦,马头墙立,村口古樟,清从溪水,如月拱桥,青石板路似乎成为了婺源独有的村落模式。
从高处远观,青山隐隐,村落掩映在金色海洋中,溪流如带,绕村而去,石桥如虹,横跨两岸,在桥上停驻的牧童,犹如点睛之笔,构成了一幅浪漫写意的田园山水画卷。走进村落,村头古樟葱郁茂盛,随风飘动,倒映在水中,更增摇曳婀娜之姿。站在人字桥上,低头清溪欢快流淌,抬头天边云卷云舒,心情灿烂得像正午阳光。漫步在青石板路上,两边村舍俨然,家家户户门前堆放劈好的木柴,墙头挂着自制腊肉,拱形木门后时闻人语,不知此后又是何等天地。在村中,时常可见阿婆抱着孙子边晒太阳边喂饭,几位阿公叼着烟斗聚在一起闲聊农桑,媳妇则门前门后辛勤地打扫卫生,男人们或是劈柴,或是修葺维护宅院,,小孩子们在一起打闹嬉戏,而公鸡在街巷中慢慢踱步,几只母鸡聚首啄食,黄狗追着自己的尾巴玩耍,水牛摇头晃脑地吃草,一切都显得那么鲜活自然,悠闲安逸,似乎老天在暗暗昭示我:生命本该如此。
一路前行,快到浙源时,河水突然转弯,弧度犹如月形,水中小岛也被冲击成月牙,从高处远眺,宛若月亮,所以被称为“月亮湾”。一群来自东北的摄影爱好者,为此处美景所吸引,流连忘返。我在人群中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位置,终于抓拍了一张照片,只可惜赶上白云遮日,光线有些暗。
大约下午4点,我从浙源骑车返回理坑,天行渐暗,暮色给村落又染上一层绚丽的色彩,光与影交织出一支和谐的旋律,与正午相比,更是别有一番风情,魅力无限。
第二天上午,迎着朝阳,我又骑自行车向溪头峡谷进发,一路经过沱川村,篁村,最后到达溪头村,前两个村落与昨天浙源附近的一脉相承,写生学生随处可见,他们在村中专心绘画,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溪头村在大山深处,因此更显得古朴清幽,村头几棵古樟高耸入云,犹如黄山的迎客松,溪水潺潺,穿村而过,在阳光下泛着金光,青碧水草随波摇曳,如同《诗经》所云:“参差荇菜,左右流之”。万里晴空下,一树梨花,宛若春雪,纷飞飘摇,花落无痕。路过学堂,可以听到孩童朗朗的读书声,水边妇人在辛勤捣衣,而男人们则为溪头峡谷开路铺石。看着金光闪闪的溪水不知疲倦欢快而下,忽然想起孔子曰: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”,我想这就是生命的原动力吧!这就是山中的精灵吧!
恋恋不舍地从溪头那纯净自然的世界折返,在理坑用过午饭,开始了回程之路。总体来说婺源给我的感觉还是无愧于中国最美乡村这一称号的,不过随着名气越来越响,他的商业化也越来越浓,各个景点都要门票,套票要120元,再加上住宿和饮食对消费者来说还是偏贵的。
|
|
|